close

現代人生的少,所以對於子女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,做父母的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終其一生平安幸福,因此,「如何給予孩子完整的保障?」就成為許多父母關心的課題。但是許多父母認為幫子女買了保險,就萬無一失,卻沒想過是不是切合需求?錢到底有沒有花在刀口上?下列六個原則,即是時下父母在做保單規劃時應注意的事項,才能幫家中寶貝買到優質的保險。

原則一:投保偏重醫療保障

對兒童來說,第一優先納入考量的保險應為醫療險;然後是壽險和意外險,行有餘力再來考量是否要購買儲蓄險或投資型保險。因為學齡前的幼兒對於疾病的承受力較低,因此醫療險是必須的。一般而言,新生兒初生即可投保,讓孩子及早擁有完善的醫療險,也可預防將來發生龐大醫療費用時所產生的家庭經濟危機,因此不如先幫孩子規劃較高額度的醫療險,讓醫療保障更加完整,避免日後風險。

由於孩童並非家庭經濟支柱的來源,所以壽險保額多寡相對就沒有那麼倚重,反倒孩童要是因為疾病衍生醫療照護需求,對家庭經濟的衝擊卻同樣不小,加上現有法令規定,14歲以下孩童死亡險上限為200萬元,也就是壽險、意外險等各種死亡險險種,不管內容比例為何,加起來保險總額不能超過200萬元,因此先幫孩子規劃較高額度的醫療險,是比較務實的作法。

原則二:提早投保轉嫁風險

保險一定是愈早買愈好!因為保險通常是以投保年齡為計算基準,愈早買保費不但愈划算,可保性也愈高,也能及早做好未來的疾病風險管理,對父母或寶寶而言,都是一項實質的保障。另外,隨著國內婦女晚婚,高齡產婦增多的趨勢下,嬰兒罹患先天性疾病的比率跟著提高,因此婦女在懷孕時可為孩子事先規劃保障。如婦嬰險這類的商品規劃。

原則三:幫孩子的保險再買一個保險

父母若擔心替孩子買了保險後,自己因為意外不幸離開人世而無法繼續繳交保費,孩子的保障也無法持續,最直接的方法,就是「幫保險再買一個保險」。目前市面上有保單是有附加保險費豁免附約的內容,如果父母因為疾病或意外不幸身亡,或被醫師判定為失能、達一定殘廢等級標準時,就可以享有免繳保費的權利,而保單也依然有效,孩子仍然享有原先的保障,這是父母幫孩子購買保單時,不可不知的一項重點。

此外,也提醒父母在投保時選擇附加保費豁免附約時,應以保單繳費的人為保費豁免的對象,而值得注意的是單親家庭於目前台灣社會中非常普遍,其中女性單親家庭就佔了多數,因此,呼籲風險集中的單親媽媽,別忘了在為子女規劃保險時,加買「豁免保險費」附約,不致因為本身發生意外或疾病事故失去工作能力,沒錢繳保費,而打斷了對子女保障的安排。

除此之外,也考慮可將保險金交付信託,就是以保險金作為信託財產,例如父母可和銀行事先簽訂保險金信託契約,並向保險公司聲明將未來給付的保險金交付給銀行,由銀行來代為經管保險金,並依信託契約的約定分期給付予或有條件式的給付孩子,借重銀行的專業及經營能力來達到管理保險金的目的。

原則四:先規劃自己再幫孩子投保

「買的順序不對,會發生什麼事?」一個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是父母,萬一父母出事的話,未來生活費哪裡來?誰又能出錢繳其他保單的保費?因此買保險當然要以為父母優先。專家認為,不論從保障面或需求面來看,保險的目的就是要求一份保障,因此規劃保障時,應以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當作優先投保對象,所以不論幫孩子規劃何種險種,一定要先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,才是保險的正確觀念。

原則五:子女單獨投保

為了經濟考量,不少父母會省下主約的壽險費用,將子女的醫療險附約掛在自己名下。但萬一父母的保單到期或死亡,子女附約就無法再掛在其名下,必須以子女名義再投保一張主約,此時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小孩重新體檢,並以當時費率來計算,保費更貴。如果擔心主約保費負擔過高,建議將保額降低,因為子女主要重在醫療險的規畫。

原則六:慎選投資標的,保守、穩健組合為宜

子女教育基金來源也是父母在規劃子女保單時考量重點之一,但子女教育基金規劃有兩個重要特性,一是時間沒有彈性,小孩到6、7歲就要唸小學,18歲就要唸大學,不能提前或延後。二是費用沒有彈性,學費一律「不二價」,而且年年往上漲。因此建議可以考慮購買兼具保障與投資雙重功能的投資型保單,作為儲備子女教育基金用。並另外附加意外險、重大疾病險及醫療險附約,以少額的保費買到多元保障,只要投資型保單帳戶餘額足夠支付下期保費,即使是保費緩繳也不會造成契約停效。

醫療保障優先考慮 保單豁免不可少

專家強調,用投資型保險準備教育金的重點,不在於如何賺取超額利潤,而是在有足夠的保障前提下,維持穩定獲利,讓父母有能力應付隨著物價上漲的學雜費,隨時可以提領部分現金,幫子女繳學費,此外投資型保單附加醫療險等部份,也可幫助子女作好醫療保障的規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ssie 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